一、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
结题报告是一项课题研究结束,研究者客观地、概括地介绍研究过程,总结、解释研究成果,向有关部门(机构)申请结题验收的文章。它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Z主要的材料,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Z主要的依据,其基本结构包括:
题目部分--标题、署名。
正文部分--
(1)序言(问题的提出、研究的动机)。
(2)理论依据。
(3)研究目标。
(4)研究方法(采用哪些教育科研方法)。
(5)研究的主要内容。
(6)研究过程概述。
(7)研究成果(概括性描述、列出图表、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)、结论与建议。
(8)存在的问题或研究的局限性。
结尾部分--注释、参考文献、附录。
结题报告要注意基本格式的规范化。根据具体情况,在体例上可作适当调整,我们反对格式呆板化,但也不能违反基本格式。接下来着重谈谈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。
二、题报告题目的表述要有明确性
结题报告的题目一般格式为:《……》课题结题报告。
关键是该课题题目应具体明确,准确地概括研究的方向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,且有新颖性。
具体要求是:①应有价值、有新意。②范围既不会过于宽泛,也不会过于狭窄。③Z好能囊括研究范围、对象、内容、方法。④题目内容Z好涉及两个变量。⑤题目不要用疑问句形式。⑥题目要避免价值判断。⑦不宜用过分修饰、文学化的题目。⑧用词规范,切忌杜撰。
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发现题目不当或该研究没有价值,就得终止研究,重新调整研究课题,并呈报立项审批单位。在结题报告中应写新的课题,并附上说明。